教与学

研究生教学 学院首页 > 教与学 > 研究生教学 > 正文
山东大学第十七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陈阿莲

作者:   时间:2025-05-12   点击数:

陈阿莲,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控制学院教指委常务副主任、新能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能源系统控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经师”之责融合“人师”之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她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卓越的育人成果和杰出的科研业绩,成为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典范。

陈阿莲教授事迹介绍

一、坚定理想信念,思政铸魂润心田。她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四个统一”。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和初心,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秉持“德业融育、学养兼修”的培养理念,将“立德树人”行动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和科研育人各个过程环节,培育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她“爱”字当头、“严”字把关,乐教爱生、为人师表。凭借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学术素养,给学生传递治学为人智慧,影响塑造其品格与灵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中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深得学生爱戴,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和筑梦人。她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所在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二、坚守育人初心,大爱执教谱华章。她自2005年任教以来,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潜心为人师,精心育桃李。她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与指导方案,充分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针对工程学科特色,强化产教协同育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指导学生既面向科技前沿又立足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她在课题组中形成“传帮带”和“快乐科研”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既要严谨治学、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又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开拓。她还长期深耕于教学一线,主讲《电磁兼容技术》等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她理念新颖,方法先进,积极引入前沿学术成果与行业实践案例,让课堂充满时代活力。

她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新工科、教育部、山东省、学校重大/重点教改项目等。构建并实施国际化-多元化-智能化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我国自动化教育的“山大范式”,连续3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2,5

她长期推行“知识-能力-素养-视野”教书育人一体化,累计培养博士生17名、硕士生64名、博士后8名,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备受赞誉。指导学生获IEEE PEDG最佳论文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等各类科创竞赛奖以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30余项,特别是博士生胡顺全成为上市公司总经理、获评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陈阿莲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等。

三、对标国家战略,科技引领展担当。她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长期从事新能源系统电能变换与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开展高压大功率多电平变换、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优化运行与控制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取得具有引领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7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成果得到20余位院士、IEEE Fellow等国际权威专家及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肯定。相关成果被企业应用转化,开发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能治理装置等系列产品,有力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入选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

©2019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院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250061